logo
分类于: 设计 编程语言

简介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例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例 7.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26 15:05:25

作者:唐小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

ISBN:9787509734629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思想史 中国近代史 知识分子 大公报 唐小兵 舆论 民国 新闻史

简介· · · · · ·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由大众媒介和同人刊物等引导形成的公共舆论起着重新塑造认同和建构自我的作用,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质疑传统文化、引入西方资源、批判现实政治、追索理想社会的重要媒介。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 “星期论文”和 “自由谈”为例》以1930年代前期《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两个典型的“舆论空间”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两个南北舆论阵地所继承历史脉络、凝聚的知识群体、依托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权力的交错、关注的基本议题,以及在思想资源、思维特质、论证风格上的差异与共性等内涵,细腻展现1930年代南北知识群体所引导的公共舆论的历史面相和知识人的精神世界。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公共舆论的历史系谱、近代形态与自我理解28
第一节 清议的历史系谱28
第二节 晚清以降从清议到舆论的历史轨迹37
第三节 1930年代公共舆论的自我理解57
第二章 公共空间里的公共舆论82
第一节 《大公报》、《独立评论》与“星期论文”的开设82
第二节 望平街、申报馆与上海言论空间的拓展109
第三章 公共舆论中的知识分子134
第一节 舆论空间的分裂——“星期论文”作者群体的内在紧张134
第二节 上海文人的自我意识——从《申报》“自由谈”说起160
第三节 公共舆论与权力网络189
第四章 公共舆论的义理与主题215
第一节 理性与舆论——以胡适的“星期论文”政论为例的分析215
第二节 民意与舆论——以鲁迅的“自由谈”言论为例的分析238
第三节 启蒙话语的自我分化——以“星期论文”和“自由谈”的讨论主题为中心261
第五章 公共舆论的价值取向与论述风格284
第一节 “星期论文”与渐进主义的批评方式——以中日问题为例284
第二节 “自由谈”与怀疑论式的思维特质298
第三节 “星期论文”的论政风格——试以胡适与陶希圣的一场论争为例312
第四节“自由谈”的言说方式——嬉笑怒骂皆成文章328
结语344
参考文献354
后记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