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职场办公 设计

简介

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 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

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 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 8.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11 15:02:31

作者:[美] 范发迪

译者:袁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

ISBN:9787300139296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博物学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清史 文化史 科学史 近现代史 清代在华博物学家

简介· · · · · ·

《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内容简介:清朝建立之初,曾和世界各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后来中国的大门一度被关闭而后又被强行打开,这期间,外国的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队、探险家、科学考察队蜂拥而来,东方古国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惊奇。基于种种不同的目的,他们记录下在华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录数量浩瀚,积存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成为了解清代近三个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西方人士观察、思考和写作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记载比较具体、广泛,比较注重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因而补充了中国史料记载的不足。“编译丛刊”将从中选取若干重要资料译介给国内的读者;对早年问世的具有开拓性、奠基性价值,但不为中国学术界所熟知的作品,我们也将同样给予关注;此外,对反映当代国外清史研究新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的学术专著,“...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中文版序
导言(原注10条)
第一部分 口岸
第一章 中国商埠中的博物学(原注161条)
1. 神秘花园
2. 交叉的世界,异国的商品
3. 贸易者兼博物学家
4. 园艺师兼采集员
5. 在市场上
6. 在行商的花园里
7. 植物的运输
第二章 艺术、商贸中和博物学(原注84条)
1. 约翰·里夫斯
2. 以图收集
3. 洋画及视觉文化混合
4. 绘制自然
5. 博物学绘画成了文化遭遇的场所
6. 视觉的权威性和知识的生产
第二部分 地域
第三章 科学与非正式帝国(原注134条)
1. 香港植物园
2. 亨利·弗莱彻·汉斯
3. 非正式帝国的机构
4. 科学网络
5. 传教士与商业机构
6. 科学帝国主义与事实型知识
7. 知识与帝国
第四章 汉斯与博物学(原注127条)
1. 初探
2. 汉学兼博物学家
3. 学术身份认同和科学论述
4. 汉学探索与博物学的范畴
5. 中国传统的“博物学”
6. 文本实作
7. 从土龙到扬子鳄
8. 博物学与知识传译
第五章 内地的旅行与实地考察(原注160条)
1. 在华的科学探索
2. 皇家植物园(邱园)的采集员
3. 旅行、行猎与博物学
4. 收集的模式
5. 权力、扮演与文化遭遇
6. 俗民知识
7. 叙事、地图绘制和帝国空间
结语(原注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