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云计算&大数据 互联网

简介

《中国哲学史新编》(手绘插图版)

《中国哲学史新编》(手绘插图版) 9.6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10-23 14:42:12

作者:冯友兰 著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1

ISBN:9787514617689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哲学 冯友兰 插图 手绘 马克思 薛晓源 经典 历史

简介· · · · · ·

本书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是自1980年以来,耗时十余年完成的“哲学思想新编”。全套书内容分为七册,以时代思潮为纲,将中国哲学史分为七个时代思潮: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道学、近代变法、现代革命。全书体量庞大,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的世界意义。

本版收录全七册内容,分为上、中、下三卷本,配有中央编译局研究员薛晓源博士手绘的中国古今著名哲学人物画像102幅,立体展现中国哲学史及哲学家的风采。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自 序
绪 论
第一节 本来的历史和写的历史
第二节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 写的历史和史料
第四节 什么是哲学?
第五节 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
第六节 哲学与世界观
第七节 哲学中的主要派别
第八节 哲学和哲学史
第九节 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特殊任务
第十节 阶级观点和民族观点
第十一节 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第一册
绪 论
第一章 商、周奴隶社会的兴盛与衰微——商代和西周时期(前16 世纪至前8 世纪)宗教天道观的变化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商代奴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科学知识技术工艺的进步
第二节 商代的阶级对立及奴隶主阶级专政的精神工具——宗教
第三节 商末阶级斗争及商周民族斗争的激化
第四节 周公旦巩固奴隶制的措施
第五节 周公旦对于奴隶主的天命论的补充
第六节 古代素朴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第七节 西周奴隶制的衰落及宗教神权的动摇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第一节 大转变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第二节 大转变时期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第三节 大转变时期——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和奴隶身份的解放
第四节 大转变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
第五节 春秋时期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
第六节 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活跃和思想战线上的“百家争鸣”
第三章 齐、晋两国的改革及齐桓、晋文的霸业
第一节 齐、晋两国在春秋时期的地位
第二节 齐桓公与管仲
第三节 管仲在齐国“相地衰征”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管仲对于分封制的改革
第五节 管仲“尊贤育才”的政策
第六节 管仲对于旧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
第七节 管仲“富国强兵”的政策
第八节 管仲对诸侯国的关系的政策
第九节 晏婴的折中、调和论
第十节 晋国第一次封建化的改革——“郭偃之法”
第十一节 晋国的第二次变革——赵盾和“夷之蒐”
第四章 前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孔丘对于古代精神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孔丘的阶级立场及其对于周制的态度
第二节 孔丘对于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关于“仁”的理论
第三节 孔丘对于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关于“礼”的理论
第四节 孔丘对于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论完全的人格
第五节 孔丘对于古代宗教生活的反思
第六节 孔丘对于古代文艺生活的反思
第七节 孔丘对于古代学术生活的反思
第八节 孔丘对于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的反思
第五章 邓析与子产的斗争,名家的起源
第一节 子产在郑国推行的改良路线
第二节 邓析反对子产的改良路线的斗争
第三节 关于伪《邓析子》
第六章 春秋末期军事思想和经济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第一节 春秋时期军事上的“礼”与“非礼”
第二节 孙武和《吴孙子》
第三节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孙武军事思想中的表现
第四节 辩证法思想在孙武军事思想中的表现
第五节 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在范蠡的政治策略中的表现
第六节 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在计然的经济政策中的表现
第七节 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在商人思想中的表现
第七章 墨翟和前期墨家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大转变时期独立手工业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其书和墨翟其人
第三节 墨翟对于劳动和劳动成果的重视
第四节 墨翟对于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方式的批判
第五节 墨翟关于“尚贤”“尚同”的思想
第六节 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和经验主义的真理论
第七节 “兼爱”“非攻”的阶级调和论
第八节 主张“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
第九节 前期墨家向后期墨家的转化
第八章 晋法家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晋法家和齐法家
第二节 魏国进一步的改革——李悝“尽地力之教”和《法经》
第三节 韩国进一步的改革——申不害的“术”
第四节 赵国进一步的改革——赵武灵王“易胡服”
第九章 道家的发生与发展和前期道家
第一节 所谓“逸民”
第二节 杨朱的“为我”思想
第三节 《庄子·天下》篇论道家发展的阶段
第四节 《老子》《庄子》中的全生保真的思想
第二册
绪 论
第十章 秦国进一步的改革——商鞅变法
第一节 商鞅在秦国同顽固派的大辩论
第二节 商鞅推广巩固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 商鞅对于宗法的变革
第四节 商鞅对于富国强兵的理论和措施
第五节 商鞅的进步的历史哲学
第十一章 道家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第一节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第二节 《老子》哲学思想的阶级根源
第三节 《老子》对于地主阶级政权的攻击及其应付的策略
第四节 《老子》的兵法
第五节 《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第六节 《老子》中的宇宙观
第七节 《老子》论“为道”和“为学”
第八节 《老子》的历史哲学及其理想社会
第十二章 孟轲——儒家思想向唯心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孟轲的时代及其对于当时政治的态度
第二节 孟轲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孟轲论“君子”“小人”
第四节 孟轲论“王”“霸”
第五节 王道的物质条件——井田制
第六节 王道的精神条件——仁和忠恕之道
第七节 性善论和伦理学
第八节 孟轲的历史观及其对于道家墨家的斗争
第九节 孟轲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理解和体会
第十三章 墨家的支与流裔宋钘、尹文;农民的思想家许行
第一节 宋钘、尹文的政治、社会思想
第二节 许行的“神农之言”
第十四章 庄周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家哲学向唯心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节 庄周其人和《庄子》其书
第二节 庄周论“齐物”
第三节 庄周论“逍遥”
第四节 《庄子》论道、有、无
第五节 庄周论自然和人为、必然和自由
第六节 倒退的社会观
第七节 庄周哲学是隐士思想的总结
第十五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后期名家的发展
第一节 关于名家这个称号
第二节 惠施的法家思想
第三节 惠施的“万物说”
第四节 惠施“历物之意”十事
第五节 惠施与庄周——辩证法与相对主义、怀疑论和诡辩
第六节 惠施的对立面——公孙
第七节 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的辩论
第八节 公孙龙关于“离坚白”的辩论
第九节 公孙龙关于“指”“物”的辩论
第十节 公孙龙关于“变”的辩论
第十一节 公孙龙关于“名”“实”的辩论
第十二节 战国时期其他辩者的辩论
第十三节 庄周及其一派对公孙龙的态度
第十六章 慎到和稷下黄老之学
第一节 战国中后期各家的分化
第二节 《庄子·天下》篇所说的慎到
第三节 《慎子》中的慎到思想
第四节 黄老之学的确切内容
第十七章 稷下黄老之学的精气说——道家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黄老之学的名称的由来及史料的根据
第二节 《管子》中的《水地》篇
第三节 黄老之学关于“精”“气”的思想
第四节 对于“精”“气”说的评价
第五节 黄老之学的法家统治术
第六节 黄老之学关于法的认识
第七节 黄老之学的认识论的含义
第八节 附录,齐法家的其他思想
第十八章 楚国的改革与屈原,稷下精气说的传播
第一节 楚国的封建化的改革
第二节 屈原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进步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屈原《天问》中的唯物主义的宇宙发生论
第四节 屈原《远游》《离骚》中的精、气说
第五节 古代医学中的精、气说
第十九章 墨辩——后期墨家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关于墨经
第二节 后期墨家思想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第三节 墨经中的科学知识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反映论的认识论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
第六节 后期墨家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第七节 后期墨家的进步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八节 后期墨家对于当时诡辩学说的批判
第九节 后期墨家对于当时老、庄学说和其他各家的批判
第二十章 阴阳五行家的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世界图式
第一节 关于阴阳五行家
第二节 《洪范》以五行为基础的自然观
第三节 《月令》的世界图式
第四节 邹衍的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第五节 阴阳五行家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对于阴阳五行家的估价和批判
第二十一章 易传的具有辩证法因素的世界图式
第一节 关于《易经》和易传
第二节 筮法和易传中的“数”
第三节 易传中的“象”
第四节 易传的宇宙发生论及世界图式
第五节 易传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第六节 易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七节 易传哲学的阶级根源
第二十二章 荀况——儒家思想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荀况与《荀子》
第二节 荀况论“王”“霸”
第三节 “法先王”和“法后王”
第四节 礼和法
第五节 荀况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第六节 荀况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和思想方法
第七节 荀况的逻辑思想
第八节 荀况的社会思想
第九节 荀况关于“文”的理论
第十节 荀况的人性论
第十一节 荀况对于统一思想的主张
第二十三章 战国时期最后的理论家韩非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韩非的人口论的历史观
第二节 韩非论他所认为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质
第三节 韩非综合原来法家三派
第四节 韩非关于法的论述
第五节 韩非关于势的论述
第六节 韩非关于术的论述
第七节 韩非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第八节 韩非对《老子》的改造
第九节 韩非的政治、经济主张
第十节 韩非对于当时战争的矛盾立场
第二十四章 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终结
第一节 儒家所作的总结
第二节 道家所作的总结
第三节 法家所作的总结
第四节 杂家和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第五节 杂家的出现与先秦哲学的终结
第三册
绪 论
第一节 “过秦”
第二节 “宣汉”
第二十五章 汉初黄老之学
第一节 曹参的黄老政治
第二节 汲黯的黄老政治
第三节 司马迁父子的黄老之言
第二十六章 汉初最大的政论家和哲学家——贾谊
第一节 陆贾的“逆取顺守”的策略
第二节 贾谊对于秦朝所以灭亡的分析及其对付农民的策略
第三节 贾谊对于地主阶级的忠告
第四节 贾谊恢复了关于“礼”“法”的争论
第五节 贾谊对于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一些建议
第六节 贾谊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第二十七章 董仲舒公羊学和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汉武帝和董仲舒
第二节 董仲舒和公羊春秋
第三节 公羊春秋和汉朝的政策
第四节 董仲舒所讲的《春秋》的“微言大义”
第五节 董仲舒的政治纲领
第六节 董仲舒关于“天”的宗教化思想
第七节 董仲舒关于气和阴阳五行的学说
第八节 董仲舒的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论
第九节 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十节 董仲舒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和伦理思想
第十一节 董仲舒的历史观
第十二节 董仲舒的逻辑思想
第十三节 春秋公羊学和中国社会的两次大转变
第二十八章 《礼记》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第一节 《礼记》其书
第二节 关于冠礼和婚礼的“义”
第三节 关于丧、祭礼的“义”
第四节 关于孝的理论
第五节 礼是变动的
第六节 《乐记》
第七节 《中庸》
第八节 《大学》
第二十九章 董仲舒哲学体系的对立面——淮南王刘安的黄老之学
第一节 黄老之学与神仙家
第二节 刘安其人和《淮南子》其书
第三节 《淮南子》关于“气”的唯物主义的理论
第四节 《淮南子》关于天人关系的反目的论的理论
第五节 《淮南子》中的形、神二元论
第六节 《淮南子》中反映论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
第七节 《淮南子》的人性论
第八节 《淮南子》中主张“变”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三十章 《盐铁论》与“义利之辨”
第一节 地主阶级打击商人的斗争
第二节 《盐铁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义利之辨”
第四节 盐铁会议与《大学》
第三十一章 纬书中的世界图式
第一节 谶纬的社会根源
第二节 《易纬》的宇宙形成论
第三节 《洛书》
第四节 “太一”
第五节 八卦方位
第六节 “卦气”
第七节 纬书的世界图式与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比较
第三十二章 古文经学的兴起及其哲学家——刘歆、扬雄、桓谭
第一节 什么是古文经学
第二节 石渠会议
第三节 刘向、刘歆关于《洪范》五行的理论
第四节 刘歆的“元气”说
第五节 刘歆与《左传》
第六节 刘向、刘歆的《七略》
第七节 扬雄《太玄》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第八节 扬雄的《法言》
第九节 桓谭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见解及其反对神秘主义的斗争
第十节 王充对刘、扬、桓的评价
第三十三章 王充——两汉时代最大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哲学家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反攻和白虎会议
第二节 王充的家世和著作
第三节 王充的天文学
第四节 王充关于“气”的思想
第五节 王充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
第六节 王充对于“天人感应”的批判
第七节 王充关于形、神关系的理论
第八节 王充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九节 王充关于性、命的理论
第十节 王充的历史观
第十一节 王充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十四章 东汉末无神论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张衡反对谶纬的理论
第二节 张衡的天文学和宇宙形成论
第三节 王符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第四节 仲长统的无神论和进步的历史观
第五节 何休关于“太平”的思想
第三十五章 东汉末农民大起义和《太平经》
第一节 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起义
第二节 《太平经》其书
第三节 《太平经》中的“太平”思想
第四节 《太平经》的“天地周期”论
第五节 农民起义的优点和缺点、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四册
自 序
绪 论
第一节 门阀士族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门阀士族为什么叫士族
第三节 东汉末伦理教条的没落
第四节 南北朝的分裂和隋唐的统一
第三十六章 玄学的先河——刘劭的《人物志》和钟会的《四本论》
第一节 汉魏之际的名实问题
第二节 刘劭的《人物志》
第三节 钟会的《四本论》
第四节 从名实到名理
第三十七章 通论玄学
第一节 玄学的主题
第二节 玄学的方法
第三节 玄学中的派别和发展阶段
第四节 玄学与抽象思维
第三十八章 王弼、何晏的贵无论——玄学的建立及其发展的第一阶段
第一节 王弼、何晏的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何晏的《道论》
第三节 王弼、何晏关于“无名”的辩论
第四节 王弼关于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的几种说法
第五节 王弼关于“一”和“多”的理论
第六节 王弼关于常、变、动、静的理论
第七节 王弼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理论
第八节 王弼、何晏关于“圣人”有情、无情的辩论
第三十九章 嵇康、阮籍及其他“竹林名士”
第一节 从黄老到老庄
第二节 嵇康论精神境界的第一层次——“越名教而任自然”
第三节 嵇康论精神境界的第二层次——“心不违乎道”
第四节 嵇康论音乐
第五节 嵇康对于当时社会迷信的态度
第六节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第七节 阮籍的《达庄论》
第八节 “达”与“作达”
第四十章 裴的崇有论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第一节 裴和他的《崇有论》
第二节 裴全部哲学思想的自述
第三节 裴所提出的贵无论的社会根源
第四节 裴所说的贵无论的社会影响
第五节 裴总论有无
第六节 所谓“言意之辩”
第七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第八节 从王弼到郭象
第四十一章 郭象的“无无论”——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一节 向秀的《庄子注》和郭象的《庄子注》的关系
第二节 郭象关于“有”和“无”的理论
第三节 郭象关于“性”和“命”的理论
第四节 郭象关于动、静和生、死的理论
第五节 郭象关于“无对”和“有对”的理论
第六节 郭象关于“有言”和“无言”的理论
第七节 郭象关于“无心”、“无为”及“无待”的理论
第八节 郭象关于“圣人”的理论
第九节 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理论
第十节 郭象的《庄子序》和《庄子注序》
第四十二章 魏晋之际玄学以外的唯物主义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曹植的唯物主义思想
第二节 杨泉的《物理论》
第三节 鲍敬言的“无君论”
第四十三章 玄学的尾声及其历史的功过
第一节 《列子》和《列子注》
第二节 玄学与孔丘
第三节 玄学历史功过的哲学根源
第四十四章 通论佛学
第一节 所谓儒、释、道三教
第二节 佛教和佛学的主题——神不灭论
第三节 佛学的方法
第四节 中国佛教和佛学发展的阶段
第五节 一个辩论,一个问题
第四十五章 佛学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格义”
第一节 僧肇及其著作
第二节 慧远的“神不灭论”及其他
第三节 道生的诸“义”
第四节 谢灵运的《辩宗论》
第四十六章 中国佛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教门”
第一节 三论宗
第二节 《大乘起信论》
第三节 玄奘的《成唯识论》
第四节 华严宗的三个“义”
第四十七章 中国佛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宗门”
第一节 禅宗出现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慧能和神秀——禅宗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节 禅宗的“不道之道”
第四节 禅宗的“无修之修”
第五节 禅宗中的派别
第四十八章 隋唐佛学向宋明道学的过渡
第一节 所谓“三教合流”
第二节 韩愈、李翱在过渡时期的贡献
第三节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迷信的斗争
第四节 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和法制思想
第五册
自 序
绪 论
第一节 从地主阶级贵族到“四民之首”
第二节 士与知识分子阶层
第三节 士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第四十九章 通论道学
第一节 什么是道学
第二节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看道学的特点
第三节 道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四节 道学的发展阶段
第五节 道学的名称
第六节 道学的历史作用
第五十章 道学出现的政治条件——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
第一节 军阀和士的联合专政
第二节 当时变革的必要
第三节 庆历新政和范仲淹的改革“十事”
第四节 庆历新政和李觏的《周礼致太平论》
第五节 “熙宁变法”和王安石的“新政”
第六节 道学的兴起
第五十一章 道学的前驱——周敦颐和邵雍
第一节 谁是道学的创立者?
第二节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第三节 周敦颐的《通书》
第四节 周敦颐论“孔颜乐处”
第五节 邵雍的“先天学”
第六节 邵雍的世界年谱
第七节 《皇极经世》的《观物内外篇》
第八节 对于周敦颐和邵雍的图象的两种了
第五十二章 道学的奠基者——二程
第一节 二程的家世和经历
第二节 二程对于王安石新法的态度
第三节 天理或理
第四节 气、心、性、情
第五节 程颢的《识仁篇》和《定性书》
第六节 程颐的《易传·序》
第七节 二程的“气象”和“孔颜乐处”
第五十三章 道学的奠基者——张载
第一节 张载的生平及其著作
第二节 发挥唯物主义的“有无混一”论
第三节 发挥辩证法的“二端”论
第四节 张载的《西铭》与人的精神境界
第五节 《正蒙》的《大心篇》与为学之方
第六节 《正蒙》的《诚明篇》与为学之方
第七节 张载的政治社会思想
余 论
第五十四章 朱熹
第一节 北宋道学所引起的哲学问题
第二节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作
第三节 理、太极
第四节 气
第五节 朱熹的宇宙形成论
第六节 性、心、情、才
第七节 修养方法
第八节 “王霸之辩”
第九节 朱熹易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十节 前期道学的高峰
第五十五章 陆、王心学的兴起
第一节 陆九渊对于“无极而太极”的批评
第二节 陆九渊的宇宙观和修养方法
第三节 鹅湖之会和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第四节 王守仁的《大学问》
第五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第六节 “良知”与“爱有差等”
第七节 “良知”与“动静合一”
第八节 从哲学上看理学和心学的异同
第五十六章 道学外的思想家——陈亮和叶适
第一节 陈亮的政治态度
第二节 陈亮的社会思想
第三节 陈亮对于程、朱“形上”和“形下”的批评
第四节 陈亮和朱熹关于“王霸”问题的辩论
第五节 叶适的政治态度和社会思想
第六节 叶适的哲学思想
第七节 陈亮和叶适重商思想的社会根源
第五十七章 气学的复兴和理学的自我修正及革新
第一节 王廷相对于道学的态度
第二节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第三节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四节 王廷相对于心学的批评
第五节 罗钦顺对于心学的批评
第六节 罗钦顺对于理学的修正革新
第七节 王廷相和罗钦顺在后期道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第五十八章 心学的发展
第一节 杨简的《己易》
第二节 王畿的“四无”说
第三节 李贽的“童心”说
第五十九章 后期道学的高峰——王夫之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论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第二节 关于“有”、“无”问题
第三节 关于“动”、“静”问题
第四节 关于“形上”、“形下”问题
第五节 关于“理”及其各项对立面
第六节 王夫之的认识论及其对心学的批判
第七节 关于知行问题
第八节 关于“性”和“命”问题
第九节 王夫之的历史观
第十节 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
第十一节 王夫之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第十二节 王夫之的著作的幸与不幸
第六册
自 序
绪 论
第六十章 中国历史第二次大转变时期思想界中的先行者——黄宗羲
第一节 《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
第二节 对于罗钦顺的评论
第三节 对于心学的修正
第四节 《明夷待访录》所画的蓝图
第六十一章 颜元对于道学的批判
第一节 颜元的《四存编》
第二节 颜元对于“格物致知”的新解释
第三节 颜元对于“格物致知”新解释的历史意义
附 记
第六十二章 戴震反道学的斗争
第一节 戴震论“道”
第二节 戴震论“形上”、“形下”
第三节 戴震论“理”
第四节 戴震论“性”、“气”
第五节 戴震论“欲”、“情”、“知”
第六节 戴震对于道学的政治的批判
第六十三章 魏源应付大转变的新形势的总对策及其哲学思想
第一节 魏源的总对策
第二节 魏源的“经世”精神
第三节 魏源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魏源“以夷为师”思想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第六十四章 农民大起义和太平天国的神权政治
第一节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情况
第二节 洪秀全传略
第三节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太平天国的神权政治
第四节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第六节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第七节 总论洪秀全和太平天国
第六十五章 所谓“同治中兴”和“同治维新”的中心人物——曾国藩
第一节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斗争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曾国藩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
第四节 曾国藩的洋务措施和洋务派思想
第五节 曾国藩与满汉斗争
第六十六章 戊戌变法(所谓“光绪维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康有为
第一节 康有为的生平和著作
第二节 康有为早期变法思想
第三节 康有为所领导的“公车上书”
第四节 康有为的《统筹全局折》
第五节 康有为所理解的君主立宪制
第六节 康有为的重商思想
第七节 康有为的《官制议》
第八节 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第九节 康有为与孔教
第十节 康有为的《大同书》和他的哲学思想
第十一节 近代维新时期的“格义”
第六十七章 戊戌维新运动的激进理论家和哲学家——谭嗣同
第一节 谭嗣同对于封建制度和道德的批判
第二节 谭嗣同论“仁”和“以太”
第三节 谭嗣同对于事物发展的了解和认识过程的分析
第四节 谭嗣同的道器说和三世说
第五节 谭嗣同对戊戌变法的说明和辩解
第六十八章 中国第一个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严复
第一节 严复对于当时所谓中学和西学的“格义”
第二节 严复对于当时中国的问题的看法
第三节 严复所介绍的《天演论》
第四节 严复论“自由”
第五节 严复与逻辑学
第六节 严复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第七节 严复的哲学思想
第六十九章 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王国维
第一节 王国维对于康德的推崇
第二节 王国维的《论性》
第三节 王国维的《释理》
第四节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第五节 王国维的《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
第六节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附 记
第七十章 关于中学、西学斗争的官方结论
第七册
自 序
绪 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革命时期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节 “以夷为师”(向西方学习)
第七十一章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宣传斗争与章炳麟
第一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斗争的要点
第二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的驳斥
第三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评论
第四节 章炳麟所理解的社会革命
第七十二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理论家和最高领导人——孙中山
第一节 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孙中山追随维新派时期的半封建思想
第三节 孙中山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资产阶级思想——建国方略
第四节 孙中山在国共合作中的半社会主义思想
第七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教育家、哲学家——蔡元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蔡元培论世界观与人生观
第三节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第四节 蔡元培的哲学观
第五节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
第七十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右翼——胡适、梁漱溟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内部的派别
第二节 胡适引进美国哲学——实验主义
第三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应用
第四节 梁漱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态度
第五节 梁漱溟对于孔丘的新估价及其对于儒家的新解释
第六节 梁漱溟的文化论
第七十五章 新文化运动的左翼——陈独秀、李大钊
第一节 陈独秀论新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 陈独秀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根源和奋斗目标
第三节 陈独秀对于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第四节 陈独秀论国民革命后中国的前途
第五节 李大钊接近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第六节 李大钊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
第七十六章 20 世纪20 至40 年代之间的三大论战
第一节 20 世纪20 年代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对于“论战”的总结
第三节 关于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性质的论战
第四节 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的论战
第七十七章 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阶段
第二节 毛泽东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
第三节 《实践论》
第四节 《矛盾论》
第五节 《矛盾论》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七十八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上)——金岳霖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道、式、能
第二节 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
第三节 性与尽性
第四节 理与命
第五节 无极而太极
第六节 现代化与民族化
第七十九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冯友兰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接着讲”与“照着讲”
第二节 理,太极
第三节 气
第四节 政治、社会思想
第五节 精神境界
第六节 “新理学”的理论矛盾
第八十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熊十力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的中心思想
第三节 熊十力的宇宙论
第四节 熊十力的心学思想
第八十一章 《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