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

简介

2049:智能崛起: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

2049:智能崛起: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 0.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3-29 04:57:44

作者:王广宇

出版社: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互联网 信息技术 产业发展 高技术产业

简介· · · · · ·

王广宇主编的《2049智能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书系图书,主要回顾了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子行业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研究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关键问题,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首先,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在2025—2049年期间的产业规模,并预测以“大物移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呈现“融合、智能、跨界”趋势。其次,为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中长期目标,本书提出突破关键技术、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和蓄势智能创新三大发展战略,从集成电路前沿技术研发与人才储备、基础软件研发与国产化实现、数据存储技术的机遇引领与赶超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层面的战略,过渡到工业4.0、智慧农业、智慧城市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层面的战略,并延伸为智能机器人、人机交互未来层面的发展战略。为实现三大战略,本书提出了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六项政策建议。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是由贾康、白重恩、王庆等12位学者发起设立的知名民间智库组织,旨在推进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的研究,打造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团队,通过构建跨界合作的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努力建设具有高学术品味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1.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书系
  2.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2049战略》课题组
  3. 本书编委会
  4. 序言
  5. 中国应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高地
  6. 信息技术引爆“奇点”
  7. 百万亿“巨型”产业将现
  8. 突破关键技术,蓄势智能创新
  9. 强化产权保护,释放改革红利
  10. 第一章概论
  11. 第一节 引言
  12. 第二节 战略规划背景
  13. 一、经济步入新常态,亟须转变发展方式
  14. 二、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明确发展路线图
  15. 三、产业变革即将来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成重要战略方向
  16. 四、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发展规划目标清晰
  17. 五、两化融合趋势显著,适应未来发展
  18. 六、信息安全问题突出,重视国家信息安全
  19. 七、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20. 第三节 战略规划意义
  21. 一、科技助推经济转型,重构新型国家竞争优势
  22. 二、明确产业主导方向,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突破
  23. 三、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24. 四、构建自主可控体系,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25. 第二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26. 第一节 信息技术产业概述
  27.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28. 二、产业增速保持领先
  29. 三、国际地位日趋稳固
  30. 四、投资结构加快转变
  31. 第二节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的回顾
  32. 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历史
  33. 二、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4. 三、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35. 四、互联网应用创新充满活力
  36. 第三节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37. 一、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38. 二、重点省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39. 第四节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各子产业的发展情况
  40. 一、通信网络产业
  41. 二、互联网产业
  42. 三、物联网产业
  43. 四、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
  44. 五、新型平板显示产业
  45. 六、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
  46. 第五节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社会影响
  47.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对经济变革的影响
  48.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49.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对文化的影响
  50. 第三章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51. 第一节 产业约束问题
  52. 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瓶颈难以突破
  53. 二、生产要素领域转化与运用不足,惠及空间有待开拓
  54.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制度不完善与相关政策缺失
  55. 第二节 产业发展机遇
  56. 一、城镇化与信息技术的智慧结合
  57. 二、消费升级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完美融合
  58. 三、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两化交融
  59. 第三节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60.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走向融合、智能、跨界
  61. 二、热点技术度过培育期,信息社会图景日渐清晰
  62. 三、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重构,实业创新不断涌现
  63. 第四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国际发展经验
  64. 第一节 美国
  65. 一、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制与进程
  66. 二、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突破奠定领先地位
  67. 第二节 欧盟
  68. 一、欧盟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制与进程
  69. 二、德国工业4.0战略在欧盟脱颖而出
  70. 第三节 韩国
  71. 一、韩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制与进程
  72. 二、韩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73. 三、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后来居上
  74. 第四节 印度
  75. 一、印度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制与进程
  76. 二、印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优势
  77. 三、印度软件外包服务厚积薄发,独占鳌头
  78. 第五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 2049战略发展目标
  79. 第一节 指导原则
  80. 一、指导思想
  81. 二、发展原则
  82. 第二节 发展目标
  83. 一、产业规模日趋扩大
  84. 二、新兴业态迅速崛起
  85. 三、信息技术与农业、工业的全面融合
  86. 四、智慧公共服务普惠民生
  87. 五、智能创新体系基本建成
  88. 第三节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预测
  89. 一、百度:未来看好大数据
  90. 二、谷歌:信息技术重塑人类生活方式
  91. 三、麦肯锡:数字化转型助推中国经济增长
  92. 四、IBM:更智慧的城市
  93. 五、高德纳:智能化是长期趋势
  94. 第六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 中长期目标一:突破关键技术
  95. 第一节 突破关键技术
  96. 一、集成电路前沿技术研发与人才储备
  97. 二、基础软件的研发与实现国产化
  98. 三、数据存储技术的机遇引领与赶超
  99. 第二节 夯实基础,加强“大物移云”建设
  100. 一、加强通信网络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01. 二、完善物联网技术与标准体系
  102. 三、积极建立云计算技术和标准体系,突破共性关键技术
  103. 四、加强大数据基础科学研究
  104. 第七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 中长期目标二:深度促进融合
  105. 第一节 智慧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106. 一、农业数字化和网络化
  107. 二、农业智能化
  108. 第二节 工业4.0: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业转型
  109. 一、攻克智能设计关键技术
  110. 二、推广规模化定制的智能生产
  111. 第三节 智慧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生态系统
  112. 一、智慧能源和自然资源
  113. 二、智慧交通和物流
  114. 三、智慧建筑
  115. 四、智慧生活
  116. 五、智慧教育
  117. 六、智慧政府
  118.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金融
  119. 一、P2P网贷
  120. 二、第三方支付
  121. 三、众筹
  122. 四、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123. 第八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 中长期目标三:蓄势智能创新
  124. 第一节 机器学习
  125. 一、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
  126. 二、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127. 三、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128. 四、主题模型(Topic Model)
  129. 五、机器排序学习(Learning to Rank)
  130. 第二节 智能机器人
  131. 一、军用机器人
  132. 二、服务机器人
  133. 三、体育机器人
  134. 第三节 人机交互
  135. 一、语音控制
  136. 二、体态控制
  137. 三、垂直搜索
  138. 四、虚拟影像互动
  139. 五、人机交互的新发展——可穿戴设备
  140. 第九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 中长期发展的政策建议
  141. 第一节 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142. 一、优化政府科学部门的一元化管理
  143. 二、着力提升社会创新能力
  144. 第二节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145. 一、强化市场失灵领域的引导服务
  146. 二、推行财税普惠
  147. 三、促进产融结合
  148. 第三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149. 一、优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
  150. 二、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降低维权成本
  151. 三、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交易体制,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流通
  152. 四、加大知识产权国际合作
  153. 第四节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154. 一、优化人才科学管理
  155. 二、大力培养技术及管理人才
  156. 三、积极引进全球优秀创业人才
  157. 第五节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58. 一、完善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建设
  159. 二、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制机制
  160. 三、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
  161. 四、全面提升新兴技术安全风险防护能力
  162. 第六节 完善信息技术发展的行业管理和监督
  163. 一、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
  164. 二、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管理能力建设
  165. 三、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166. 参考文献
  167. 后记
  168. 拥抱信息技术才能获得新增长
  169. 附录一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
  170. China Academy of New Supply-side Economics
  171.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
  172. China New Supply-side Economist 50 Forum
  173. 附录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组织与成员名单